在选择投保产品时,应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产品和保险公司。
当被问及近期因持续的暴力破坏事件是否会影响索偿,张云正认为,由于投保人身份、保单相关的条款,相关的索偿过程可能较为复杂,目前尚未有数字可反映相关个案,但相信不会太大。香港保险中介人归香港保监局管理吗目前,香港保险中介人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等。
截至今年7月底,香港共有10万名保险代理以及1万名保险经纪,同时,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行的数量分别为2400间、800间。在引入新发牌制度下,从业员将有三年时间申请取牌,其间他们可继续从事保险业。这是香港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提高保险中介人的专业水平,有助于保险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能增加对保单持有人的保障。目前上述约11万名保险中介人主要由香港保险业联会辖下成立的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香港保险顾问联会以及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这三个自律规管机构进行监管。此外,香港保监局亦会由业界接手调查以至惩处等事项,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透露,现时有约500宗调查仍由三个自律规管机构负责,主要涉及不当销售、服务问题和理赔三大范畴,保监接管后会继续跟进,并会跟随原有罚则,不设追溯期,新罚则将在9月23日同日实施,即届时收到新投诉调查才按新罚则处理。
香港保监局2017年6月,香港保监局正式成立,这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新保险业监管机构。同时,对保险经纪公司的股本及净资产,亦将由目前的10万港元提升至50万港元。中介机构需重塑中介行业运营生态,创新保险中介机构的商业模式,借改革之力创新保险中介服务模式,提供高质量的保险中介服务,从而构筑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的风险屏障。
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在中介领域高度汇聚,未来中介市场的竞争将在更高水平上、更加激烈地展开。2023年5月11,由保险专业媒体《今日保》、今日保研究院与佛山市禅城区金融工作局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保险中介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魏迎宁认为,保险中介的专业能力就是其最大的优势,一个正常的保险市场,保险中介是不可或缺的。在此次论坛中的巨头论道:增长方法论板块中,大童保险服务董事长、总裁蒋铭,江泰保险经纪董事长沈开涛,明亚保险经纪副总裁王鹏,泛华保险服务董事长刘力冲,永达理保险经纪董事长吴永先,怡安再保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怡安中国联席首席执行官陆勤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几大头部中介机构对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保险中介应不断扩展功能,发挥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化优势,逐步形成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的分工和协作,最终实现保险中介、保险公司与保险客户的三方共赢。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
本次论坛以释放增长信心,构建中介市场新体系为主题,吸引了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中介机构及险企高层等约5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保险中介市场的升维方法论。随后的险企畅谈:中介价值再认知板块中,信美相互人寿董事长杨帆,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利安人寿总裁助理仪德超,中英人寿助理总裁、首席多元渠道官路燕,北京人寿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马勇,小康人寿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任云鹏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险企对中介渠道价值的认知变迁。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以《保险中介:共赢与发展》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并指出,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经济需要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两个方面保险业都大有可为。
论坛还举行了第四届今日·保险中介榜颁奖典礼,共颁发了年度保险中介杰出人物年度保险中介杰出领导力年度受欢迎保险产品供应商等17个奖项,并进行了《中国保险中介生态圈蓝皮书》发布仪式。并且,在这一板块中还安排了产销双方论道,经代战略如何拟定圆桌论坛环节,新一站保险网董事长国婷丽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与利安人寿总裁助理仪德超、中意人寿经代部副总经理龙飞、昆仑健康险中介业务部总经理廖晓平、力码科技联合创始人马经纬等共同探讨了保险业产销双方筛选自身中介合作伙伴的战略决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刘冬姣教授在《保险中介机构转型发展的思考》主题演讲中表示,保险中介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个人保险代理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三位一体的代理监管模式,信息化、标准化正成为监管机构对保险中介机构转型的最新要求。保险中介是市场发育成熟和精细化分工的产物,其基本职能就是促成交易,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的功能是让投保人以合理的价格买到适合的保险,保险公估能客观公正地鉴定事故原因及损失
保险中介是市场发育成熟和精细化分工的产物,其基本职能就是促成交易,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的功能是让投保人以合理的价格买到适合的保险,保险公估能客观公正地鉴定事故原因及损失。魏迎宁认为,保险中介的专业能力就是其最大的优势,一个正常的保险市场,保险中介是不可或缺的。
中介机构需重塑中介行业运营生态,创新保险中介机构的商业模式,借改革之力创新保险中介服务模式,提供高质量的保险中介服务,从而构筑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的风险屏障。
导读: 本次论坛以释放增长信心,构建中介市场新体系为主题,吸引了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中介机构及险企高层等约5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保险中介市场的升维方法论。随后的险企畅谈:中介价值再认知板块中,信美相互人寿董事长杨帆,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利安人寿总裁助理仪德超,中英人寿助理总裁、首席多元渠道官路燕,北京人寿执行董事、副总经理马勇,小康人寿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任云鹏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险企对中介渠道价值的认知变迁。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以《保险中介:共赢与发展》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并指出,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经济需要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两个方面保险业都大有可为。保险中介应不断扩展功能,发挥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化优势,逐步形成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的分工和协作,最终实现保险中介、保险公司与保险客户的三方共赢。2023年5月11,由保险专业媒体《今日保》、今日保研究院与佛山市禅城区金融工作局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保险中介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并且,在这一板块中还安排了产销双方论道,经代战略如何拟定圆桌论坛环节,新一站保险网董事长国婷丽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与利安人寿总裁助理仪德超、中意人寿经代部副总经理龙飞、昆仑健康险中介业务部总经理廖晓平、力码科技联合创始人马经纬等共同探讨了保险业产销双方筛选自身中介合作伙伴的战略决策。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在中介领域高度汇聚,未来中介市场的竞争将在更高水平上、更加激烈地展开。
在此次论坛中的巨头论道:增长方法论板块中,大童保险服务董事长、总裁蒋铭,江泰保险经纪董事长沈开涛,明亚保险经纪副总裁王鹏,泛华保险服务董事长刘力冲,永达理保险经纪董事长吴永先,怡安再保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怡安中国联席首席执行官陆勤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几大头部中介机构对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思考和探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刘冬姣教授在《保险中介机构转型发展的思考》主题演讲中表示,保险中介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个人保险代理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三位一体的代理监管模式,信息化、标准化正成为监管机构对保险中介机构转型的最新要求。
论坛还举行了第四届今日·保险中介榜颁奖典礼,共颁发了年度保险中介杰出人物年度保险中介杰出领导力年度受欢迎保险产品供应商等17个奖项,并进行了《中国保险中介生态圈蓝皮书》发布仪式。本次论坛以释放增长信心,构建中介市场新体系为主题,吸引了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中介机构及险企高层等约50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保险中介市场的升维方法论
在灾前,积极开展风险预警和风险精准管控,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通知客户做好灾害防范。保险业协会表示,2022年以来,保险业协会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行业自律职能,组织和倡议保险业全面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研究和总结,引导行业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主动履行防灾减灾责任。近日,根据监管部门部署安排,保险业协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动和组织保险公司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防灾减灾活动。二是不断丰富防灾减灾服务。
保险公司在风险隐患排查和防灾减损、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等方面逐步拓宽服务范围,扩展服务内容,取得良好实效。
导读: 根据监管部门部署安排,保险业协会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动和组织保险公司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四是不断加强科技应用能力。
在保险公司积极响应下,保险业落实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
比如,太保产险在保前、保中、灾前、灾后等阶段提供隐患排查服务,2022年为客户累计排查风险隐患12.79万条。保险公司不断完善灾前灾中灾后一体化应灾救灾体系。在灾害救援方面,协助救援受灾人员约14.49万人次,协助救援受灾机动车7.13万辆次,捐赠资金约705.43万元,捐赠物资折算金额约2186.83万元,捐赠保险的保额约4736.64亿元。保险公司将防灾减灾融入日常业务管理,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为客户提供创新型保险产品和服务。
一是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意识。三是不断优化防灾减灾机制。
比如,人保财险完善防灾减灾服务的流程和标准,搭建了万象云风险减量管理平台,通过加强科技应用为客户提供人防+技防的风险减量管理服务。保险公司持续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赋能,深入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互联网等技术和灾害风控分析模型,推动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创新与实践,全方位提升应灾管理能力。
据保险业协会统计,2022年保险业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约635.52亿元,投入防灾减灾资金约2.34亿元,投入防灾减灾人力约13.61万人次,发送预警信息约7574.74万人次,排查企业客户风险约11.78万次,预计减少灾害损失约22.77亿元。五是不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上一篇:光伏新增装机连续四年全球第一